铲车里的中国梦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4-07-01 22:1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宛霏 实习生 刘一诺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3月22日 04 版)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非洲大草原上,猴面包树静静矗立,几只大象从旁路过。一名铁建工人盘腿坐在装载机的铲斗中,正舒心地笑对手机。屏幕那端,是他日日思念的家人,身旁则放着家乡寄来的月饼。这一天正值中国的中秋佳节,铲车下方的水洼倒映着又大又圆的月亮,牵出了在外建设者对家乡的思念;两侧的泥土上留下的深深车辙,更刻下了中国劳动者的坚守与付出。

  油画《同在月光下》中,作者李景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铁建“一带一路”建设者在异国他乡度过中秋佳节的情景,让基层工人从幕后走向台前,让他们的故事进入聚光灯下,被世界看见。

  也许,他们每天与灰尘为伍,与噪音相伴,远离亲人除了睡觉都在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劳动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主体育场施工、马来西亚吉隆坡M101摩天轮项目建设、沙特麦加轻轨运营……随着一个又一个项目在海外落地生根,数以万计的基层工人奔赴世界各处,他们用青春和奉献,代表祖国人民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很朴实、任劳任怨,想干好一项工作就一定把它拿下来,身上有种拼劲。”李景安说。

  在外的建筑工人看到这幅画后非常感动,争相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转发。“我还把这幅画发给了我的父母和妻子,她就拿着画给孩子讲父亲是谁,他在干什么,为什么没能回家。”工友车岩峰感慨,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太传神了,画出了我们建筑工人的日常。

  李景安是中国铁建十九局的企业职工,同时是大路美术家协会油画学会的学术委员,基层劳动者一直是他画布上的主角。“野外施工的环境恶劣,工人们常年风餐露宿,而人生态度却积极豁达。”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李景安在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了劳动者身上藏不住的闪光点。

  灵感来源于生活,基层工人的美好品质让李景安忍不住拿起画笔,希望描绘他们的故事。但他知道,仅靠灵感作画远远不够,艺术角度的创新同样重要。李景安前往大路画院参与了集体创作,经美协主席王沂光的启发,他想到了用“逆向思维”来作画——即先观察相对抽象的元素,形成朦胧的构图,再将现实中所接触的内容穿去。四处寻找构图思路时,他偶然看到这样一张图片:画面中“有个大圆”“人物靠在圆上”。极具冲击力的元素一下子抓住了他的眼球,李景安灵光乍现,初步确定下了《同在月光下》的构图方向。

  “作画既要保证形象不失真,还得让人眼前一亮”。为了达到心中的目标,李景安回到辽阳基地实地寻找素材。每天骑着自行车,拿着相机,四处观察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为了精确夜景的时间点,呈现夜晚施工的真实状态,李景安在有月光的夜晚拍下多张不同色调的夜景。他在这里细细打磨着画面的每一处,一待就是半个多月。

  为了寻找《同在月光下》合适的人物形象,他将目光放在了建筑施工现场。许多工地禁止外人进入,他骑行10多里路,终于在一处即将完工的工地征得了管理人员的同意。一会儿,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手扛着铁锹,另一只手拎着水杯从施工现场大步走了过来。这人大约有一米八的个子,两只大手显得特别有力,宽肩膀,前胸后背很壮实,面孔棱角分明,眼睛很有神,咧着嘴笑得质朴,“有铁建工人的那种洒脱”。李景安心里一动:非他莫属了!

  “搞建设经常到处是泥水,工人们没地方休息,就直接往铲斗里一坐。”李景安回想起自己也在铲车里待过,躺在铲斗里看过月亮,便将其穿插到画中。长期在一线工作为他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构思这幅画时,坐在铲车里休息、和家人打电话等等各种工人的形象自然而然地从他的脑海里蹦了出来,零散的元素一点一点渗透进构图里,让画面丰富了起来。

  搜集完素材,李景安回到北京,完成最后的创作。比起一边绘画一边思索,他更喜欢在提笔之前就把各方面想清楚:人物的服装、动作、表情,四周的车辙印、泥水坑、铲车、小工具,画面布局,色调,受光面……每一处他都不放过,力求真实生动。

  画面既要标新立异,又不能脱离实际,这是李景安一直坚持的原则。在他的设计中,月亮在画面中占据近1/9的比例,几乎与人物一般大小,这在现实中是很难遇到的。“这样的画面观众能不能接受?能不能理解?”构思时,李景安一遍一遍思考,并向工人们和美协的同事们请教。经过反复琢磨,他采用了摄影中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时的视角,充分实现空间的纵深压缩感,让画面显得新颖,又富有合理性。

  创作基本完成时,工人张岩偶然看到了这幅画。圆形的画面、圆圆的月亮,她脱口而出:“这个人物要是能吃到月饼就更好了!”她告诉李景安,前段时间刚刚过完中秋节,她还负责给在国外施工的职工送过月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景安立马买了一些月饼、花生、大枣,加上纸箱、贺年卡等摆出道具,用两天时间画上了月饼。偶然的发现让李景安不禁感叹:惊喜都蕴藏在生活当中。

  李景安认为,一幅画首先要感动创作者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在过去的工作中,他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不竭的创作动力。从基层走来,他将自己所见所感的铁道兵精神,一笔一笔呈现在画布上。

  从《同在月光下》中,李景安想要去展现出“一带一路”的奉献精神,同时让大家看到劳动者和家人的情感联系。“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但他们在异国他乡,没法和家人团聚,就是休息的时候和家人打个电话”。通过画布,让劳动者牺牲小我,建设国家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李景安的创作初衷一直未变。每当画起他们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基层工人身边。“他们憨厚的笑容浮现在我的眼前,是那么亲切!”他笑着说。

  在他的笔下,有工人们坚守岗位、勇挑重担的奋斗精神;有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的温情瞬间;还有他们目光坚毅、充满活力的积极心态。每创作完一幅画,工人们就围上来看,有时也会为他指出不够合理的地方。工人顾士美在基层劳动了多年,看到自己平时的工作被记录下来,心里很感动,还会向李景安要几张画带回家,“我看着画中的工人们,感觉自己也有伟大的时候”。

  这些年,走出去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技术人员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克服千难万险,凭专注与敬业让中国制造走向国际,为世界发展奉献中国力量,也为李景安的画笔带来更多灵感,增加了一抹盎然生机。

  李景安将这些年来众多国内外建设工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呈现在画面里。对他而言,了解最多的、最想画的、最有情感连结的就是这些建设者。“以后创作还是会以这些题材为主,油画是我一直的爱好,我想尽力用画笔记录‘一带一路’建设,去画出铁建队友的品质和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貌。”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非洲大草原上,猴面包树静静矗立,几只大象从旁路过。一名铁建工人盘腿坐在装载机的铲斗中,正舒心地笑对手机。屏幕那端,是他日日思念的家人,身旁则放着家乡寄来的月饼。这一天正值中国的中秋佳节,铲车下方的水洼倒映着又大又圆的月亮,牵出了在外建设者对家乡的思念;两侧的泥土上留下的深深车辙,更刻下了中国劳动者的坚守与付出。

  油画《同在月光下》中,作者李景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铁建“一带一路”建设者在异国他乡度过中秋佳节的情景,让基层工人从幕后走向台前,让他们的故事进入聚光灯下,被世界看见。

  也许,他们每天与灰尘为伍,与噪音相伴,远离亲人除了睡觉都在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中国劳动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卡塔尔足球世界杯主体育场施工、马来西亚吉隆坡M101摩天轮项目建设、沙特麦加轻轨运营……随着一个又一个项目在海外落地生根,数以万计的基层工人奔赴世界各处,他们用青春和奉献,代表祖国人民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他们很朴实、任劳任怨,想干好一项工作就一定把它拿下来,身上有种拼劲。”李景安说。

  在外的建筑工人看到这幅画后非常感动,争相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转发。“我还把这幅画发给了我的父母和妻子,她就拿着画给孩子讲父亲是谁,他在干什么,为什么没能回家。”工友车岩峰感慨,这种艺术表达形式太传神了,画出了我们建筑工人的日常。

  李景安是中国铁建十九局的企业职工,同时是大路美术家协会油画学会的学术委员,基层劳动者一直是他画布上的主角。“野外施工的环境恶劣,工人们常年风餐露宿,而人生态度却积极豁达。”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李景安在朝夕相处中,感受到了劳动者身上藏不住的闪光点。

  灵感来源于生活,基层工人的美好品质让李景安忍不住拿起画笔,希望描绘他们的故事。但他知道,仅靠灵感作画远远不够,艺术角度的创新同样重要。李景安前往大路画院参与了集体创作,经美协主席王沂光的启发,他想到了用“逆向思维”来作画——即先观察相对抽象的元素,形成朦胧的构图,再将现实中所接触的内容穿去。四处寻找构图思路时,他偶然看到这样一张图片:画面中“有个大圆”“人物靠在圆上”。极具冲击力的元素一下子抓住了他的眼球,李景安灵光乍现,初步确定下了《同在月光下》的构图方向。

  “作画既要保证形象不失真,还得让人眼前一亮”。为了达到心中的目标,李景安回到辽阳基地实地寻找素材。每天骑着自行车,拿着相机,四处观察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为了精确夜景的时间点,呈现夜晚施工的真实状态,李景安在有月光的夜晚拍下多张不同色调的夜景。他在这里细细打磨着画面的每一处,一待就是半个多月。

  为了寻找《同在月光下》合适的人物形象,他将目光放在了建筑施工现场。许多工地禁止外人进入,他骑行10多里路,终于在一处即将完工的工地征得了管理人员的同意。一会儿,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手扛着铁锹,另一只手拎着水杯从施工现场大步走了过来。这人大约有一米八的个子,两只大手显得特别有力,宽肩膀,前胸后背很壮实,面孔棱角分明,眼睛很有神,咧着嘴笑得质朴,“有铁建工人的那种洒脱”。李景安心里一动:非他莫属了!

  “搞建设经常到处是泥水,工人们没地方休息,就直接往铲斗里一坐。”李景安回想起自己也在铲车里待过,躺在铲斗里看过月亮,便将其穿插到画中。长期在一线工作为他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构思这幅画时,坐在铲车里休息、和家人打电话等等各种工人的形象自然而然地从他的脑海里蹦了出来,零散的元素一点一点渗透进构图里,让画面丰富了起来。

  搜集完素材,李景安回到北京,完成最后的创作。比起一边绘画一边思索,他更喜欢在提笔之前就把各方面想清楚:人物的服装、动作、表情,四周的车辙印、泥水坑、铲车、小工具,画面布局,色调,受光面……每一处他都不放过,力求真实生动。

  画面既要标新立异,又不能脱离实际,这是李景安一直坚持的原则。在他的设计中,月亮在画面中占据近1/9的比例,几乎与人物一般大小,这在现实中是很难遇到的。“这样的画面观众能不能接受?能不能理解?”构思时,李景安一遍一遍思考,并向工人们和美协的同事们请教。经过反复琢磨,他采用了摄影中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时的视角,充分实现空间的纵深压缩感,让画面显得新颖,又富有合理性。

  创作基本完成时,工人张岩偶然看到了这幅画。圆形的画面、圆圆的月亮,她脱口而出:“这个人物要是能吃到月饼就更好了!”她告诉李景安,前段时间刚刚过完中秋节,她还负责给在国外施工的职工送过月饼。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景安立马买了一些月饼、花生、大枣,加上纸箱、贺年卡等摆出道具,用两天时间画上了月饼。偶然的发现让李景安不禁感叹:惊喜都蕴藏在生活当中。

  李景安认为,一幅画首先要感动创作者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在过去的工作中,他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的生活经历带给他不竭的创作动力。从基层走来,他将自己所见所感的铁道兵精神,一笔一笔呈现在画布上。

  从《同在月光下》中,李景安想要去展现出“一带一路”的奉献精神,同时让大家看到劳动者和家人的情感联系。“中秋是团圆的日子,但他们在异国他乡,没法和家人团聚,就是休息的时候和家人打个电话”。通过画布,让劳动者牺牲小我,建设国家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李景安的创作初衷一直未变。每当画起他们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回到了基层工人身边。“他们憨厚的笑容浮现在我的眼前,是那么亲切!”他笑着说。

  在他的笔下,有工人们坚守岗位、勇挑重担的奋斗精神;有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的温情瞬间;还有他们目光坚毅、充满活力的积极心态。每创作完一幅画,工人们就围上来看,有时也会为他指出不够合理的地方。工人顾士美在基层劳动了多年,看到自己平时的工作被记录下来,心里很感动,还会向李景安要几张画带回家,“我看着画中的工人们,感觉自己也有伟大的时候”。

  这些年,走出去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工程技术人员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克服千难万险,凭专注与敬业让中国制造走向国际,为世界发展奉献中国力量,也为李景安的画笔带来更多灵感,增加了一抹盎然生机。

  李景安将这些年来众多国内外建设工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呈现在画面里。对他而言,了解最多的、最想画的、最有情感连结的就是这些建设者。“以后创作还是会以这些题材为主,油画是我一直的爱好,我想尽力用画笔记录‘一带一路’建设,去画出铁建队友的品质和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貌。”

电话
020-66888888